希望有一天

充滿喜樂的台灣

“ 禁食日記 ” 標籤的文章:

分享:1994年「核四公投.十萬簽名」禁食行動

【支援小組說明:1994年7月,林義雄先生曾為「核四公投.十萬簽名」行動禁食六天。
        以下節選當年的禁食聲明和禁食札記,敬請親友分享並指教。2014.4.21】

請您同來愛臺灣——為禁食敬告諸親友(1994.7.11)

敬愛的親友:

  我們所熱愛的臺灣,正遭遇許多難題:國際地位的確立、憲政體制的規劃、經濟發展的促進、自然環境的維護,樣樣都關係臺灣未來的發展和全民及子孫的禍福。這些難題所以遲遲不能解決,主要原因是:我們並沒有對這些難題的解決,給與足夠的關心,投入足夠的心力。相反的,我們一直仰賴少數人根據他們自己的判斷、根據他們的私人利益,替我們做決定。

  目前對興建核能電廠的爭議,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難題之一。這種關係全民禍福的重大事件,合乎民主原則的解決方案應該是:「經過廣泛、充分而理性的討論之後,交由全民來決定,由全民共同承擔決定的後果。」可是臺灣的統治集團卻阻絕了這種合理的解決途徑,強迫人民接受在安全、經濟效益、環境保護各方面,都仍然有重大爭議的核能四廠。這種做法充分顯示統治團體對人民意見和選擇能力的鄙視。

  目前武力壓迫的事件雖已少見,可是我們並沒有獲得真正的民主。統治團體仍然不願讓我們對關係生命安全、子孫幸福的重大政策,有任何的決定權。然而,民主不可能由統治者賜與,必須由人民努力爭取。而民主也是一項責任,人民必須學習關心自己的福利、學習自己做決定、同時也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為了喚起臺灣人民對民主權利和責任的普遍關心,為了爭取人民決定重大公共政策的權利,也為了讓核能四廠的爭議獲得合理的解決,我將自七月十二日上午九時起開始禁食。

  我的禁食將在下列任何一種狀況下停止:
一、 社會人士或團體發起簽名運動。當簽名支持「核能四廠的興建由公民投票決定」的人數,超過十萬人時。
二、 立法院決議或有關機關決定:核能四廠的興建由公民投票決定。

  如果這些情況不能成就,那麼請您接受我再次虔誠的祝福。也希望您繼續堅持、培養這樣的信心:臺灣是我們祖先流血流汗、辛勞開闢所留下的田園,也應該是我們子孫生存繁榮所依賴的鄉土。我們有責任盡心盡力、犧牲生命、自由和財產,來維護它的和諧、完整和美麗。

林義雄1994.7.11

禁食札記(1994.7.12)

  清晨醒來,做完早操,素敏還在睡夢中。本來想做完早餐才請她起床一起吃。不過轉念一想,今天情況特殊,反常的體貼也許反而使她更傷感,所以搖醒了她。

  安和路房子只有一間小臥房,所以奐均睡在客廳沙發上。素敏起床後,我搖醒了奐均,要她到臥房去睡。也告訴她,今天爸爸要參加反核示威,不能送她去機場,但沒告訴她禁食的事(她早在六月中預定今日赴美)。奐均連說:「好,好,沒關係。」就進臥房去了。十幾年來,奐均也許習慣了我突然違反了她心中的期待,向她說:「爸爸今天臨時有事,不能陪您。」「爸爸有事不能參加您的××會。」「爸爸要去那裏讀書,幾個月後才會回來。」一類的話。使我納悶的是,在記憶中,奐均除了臉色稍暗一下以外,從沒有表示心中不快。到底是真成熟到這程度了,還是一再地壓制自己。

  素敏做早餐時,我準備了要帶去義光教會的書籍,不料卻偶然看到了一句Gibran的話:

Fear of death is a delusion
Harbored in the breast of sages;
He who lives a single springtime
is like one who lives for ages.

  這是今天第一眼看到的文字,也許不是偶然吧!

禁食札記(1994.7.13)

  今早二點多就醒來,昨晚上床後就睡得很熟,所以精神好得不想再躺在床上。乾脆起來做瑜伽打坐。近七點,乃德起床,才知道昨晚是他和婉琪在這裏陪我。和乃德到七號公園繞了一圈回來後,看了報紙,知道昨晚核四預算案在院內委員混戰,院外警民衝突的情形下通過了。像這種情況,以前也發生過,應該是早可料到的事,可惜每次發生後,很少有人仔細想過,有沒有其他做法可以遏阻統治者再橫行霸道。

  十點多,惠英陪素敏來義光。昨晚奐均是十一時起飛,為了使奐均不覺得有異樣,昨天素敏一直陪她到上了飛機,今天才能來看我。

  十多年來,太多的苦難,似乎使素敏沈穩知命了許多。上星期六做了禁食的決定後才告訴她,聽了後,雖然有明顯的擔心,但卻沒有一點不滿或反對。這兩天來,也只是有點愁雲而已。一切都如常地想使奐均在出國前幾天有更深的好印象。

  今天來看我後,下午她就要回宜蘭處理慈林圖書館受颱風影響的善後工作。她那放得開的心情使我越來越欽佩,行事風格也越來越使我欣賞。

禁食札記(1994.7.14)

  清晨近五時醒來,做完瑜伽打坐,和正雄到公園散步一小時。

  下午寫字時,覺得視線模糊,一九九一年在臺大門口陪學生禁食時,並沒有這種現象,大概是身體已不如從前了吧。

  禁食這件事,本來是當作清淨身心和神交通的一個準備或表示。把它拿來當作抗爭的手段,也必須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情。

  禁食的目的是要感動某個對象使他改變或應允禁食人的要求。成功的原因有二種:
一、 這個對象必須具有良心或對禁食人有感情。
二、 禁食的結果會使第三者同情,而這第三者對被要求的對象能有足夠的影響力。

  一般說來,越親愛的人之間的禁食越有影響。小孩子堅持禁食,母親很不可能不軟化而答應他的要求。殘惡的獨裁者對叛逆的禁食,就會無動於衷。不過,如果這叛徒的禁食感動了許多人民而向獨裁者施加壓力,情況就可能不同。

  禁食通常不是特意計劃的,大都是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心中突破有一個聲音不斷地催促,到了不禁食就無法安寧的程度。其他的外在條件和理由,只是促成這種心境的觸媒而已。如果平時心中沒有隨時要為公理、正義、人類和諧等高尚目標犧牲奉獻的打算,這種強烈不斷的聲音就不可能產生。這種說法或許奇妙難信。但是沒有這種內在的力量,只是一時憤怒、衝動或想不開而禁食,都會很快的半途而廢。

  禁食不是隨便能做的,如果沒有堅強的心力和體力,就不應該貿然嘗試。而這種力量只有靠長期嚴格的鍛練才能得到。其次,當禁食時,心中不能有期待某種成果的想法,也不能為了私人的目的而禁食。因為許多前例證明,只有不計成敗,為了追求公理、正義而作的禁食,才不會以禁食為苦,也才有可能堅持到底而成功。

  禁食必須誠心誠意來做,不能有僥倖欺騙的心理,做了以後,就必須心安理得的持續下去,過程中如有僥倖心態,如希望有權威的貴人相助,或是欺騙行為,如偷吃東西等,都會因為不誠、不真而減弱了心靈的力量。另外,在禁食中也不應該做作、博人同情,耶穌說:「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臉上帶著愁容。禁食時,要梳頭洗臉,不叫人看出你在禁食。」也是必須遵守的教訓。其實,為了公義、真理而禁食,身體雖然受苦,心中仍有喜悅,自然不需要裝出使人同情的樣子。

  這幾年來,臺灣的反對人士,常有禁食的事,結果大多半途而廢,成功的例子很少。主要的原因是很少人了解禁食的莊嚴意義。積了很多可笑的禁食事件後,自然沒人把禁食當一回事,使得這種非武力抗爭中最有力的手段受到了鄙視。臺灣這種胡亂禁食的情形,印證了甘地的一句話:「愚昧禁食就像瘟疫,很容易傳染並且有害。」

My fast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 political move in any sense of the term. It is obedience to the peremptory call of conscience and duty. It comes out of felt agony.
~~Gandhi

禁食札記(1994.7.15)

  今早五時起床,到公園散步了許久,回來看了報紙,知道昨天勞工到立法院陳情又發生了不愉快場面。其實只要大家多用心些,這種事不應該一再發生。

  目前在臺灣有人主張以武力對抗國民黨,也有人主張用非武力來抗爭。只是四十年來,主張武力的人少有真正拿了刀槍去謀殺國民黨的高官或人人痛恨的特務頭子,更不用說打游擊或二軍對陣了。最多只是在街頭示威或抗議時喊打喊衝,鬥鬥警察、破壞點建築物而已。主張非武力的人,也頂多只是辦些遊行示威,或聚集到官署前表示抗議。兩者其實都對統治者不構成威脅,但大家卻都以為這樣做統治者就會害怕而改變。

  更糟的是,主張這二種方式的人,卻混在一起。每一次行動,口說非武力抗爭,卻常以打鬥收場。也常因此而引起內部的意見衝突,甚至互相指責。尤其是少數根本只想鬧事、發洩情緒的人滲入其中,更使事情變得複雜而難以處理。這種情況對一個主張非武力抗爭的人來說,是必須嚴肅面對,拿出妥當處理方法的難題。

  首先非武力抗爭者必須堅信,任何武力行為的滲入都會損害抗爭行動的發展。不要妄想打打警察、殺他一、二個人,統治者就會喪膽。一個統治者,尤其是專制獨裁的統治者,偶而發生一些他可以輕易壓制下來的越軌行為或暴亂,正是他所希望的,因為這樣可以展現他的威力,收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在示威行動中,如果能發生一些可控制的小衝突,而鎮壓下來,那更可以轉移社會的注意力,模糊抗爭的焦點。所以統治者不但不懼怕有這種情況發生,甚至有時候還會故意製造。

  非武力抗爭者也要了解,這種抗爭方式比武力抗爭更為困難,所以不管是遊行、示威、罷工、禁食等,都必須抱持嚴肅的心情,並且事先要有充分的準備和訓練。它要求參與者的冷靜、機智、意志、耐力、體力、紀律,甚至於人格修養,都比從事武力戰爭的士兵來得高。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人,不可能從事有效的非武力抗爭。違反了這個原則,雖然有時候也會打到對手,那是因為對手過分軟弱,並不是抗爭者的成功。

  最必須注意的是,雖然武力鬥爭和非武力抗爭都是反抗壓迫的有效手段,不過二種手段不能相容,應該各作各的,沒有交叉使用的可能。
………………………

  七點多,和素敏去七號公園散步。一九七四年買信義路這房子,主要的原因是靠近七號公園預定地,巷尾是幸安國小,金華女中也是幾分鐘就可走到。住進了這房子後,本想以後三個女兒就學和遊憩都不必擔心了。想不到過了幾年,就發生了慘事,那時七號公園還沒影子呢。現在和素敏走在已完工的公園裏,自然會有一番感傷。

  這幾天來,住在義光教會。雖內部裝設已經改過,不料臨時鋪的單人床,正好是當年客廳擺長沙發的位置,我常在那沙發上或坐或臥,擺了一張乒乓桌作為寫字和會客的地方,正是當年媽媽的房間。洗手間恰是當年亮均、亭均房間的一部分。

  這三個地方是幾天來我最常待的地點。坐在乒乓桌旁,會偶然覺得媽媽好像就在身旁而不想離開。走進洗手間,有時也會有了當年走入亮均、亭均房間的感覺。有時候雖然洗完了手或身,卻想在裏面多留一下。幾天來,似乎她們三人一直陪伴著我在這房子裏活動,使我覺得確確實實回到了家,十多年來,住過景美、加州、哈佛、劍橋、筑波和許多其他地方,從來只覺得失落漂泊,只有這幾天才有「我在家裏」的感覺。

禁食札記(1994.7.16)

  詹祿兄嫂從竹安趕來臺北看我,坐計程車找到了義光教會,因為我留他們多坐一會,所以詹嫂去請司機不要等、先開走,司機卻因為知道他們是我的朋友,特地遠道來看我,所以堅持免費等他們。十多年前競選省議員時因拜票認識了這對開雜貨店、誠厚樸實、典型的村夫村婦。十多年來,一直對我愛護有加,每次相遇,都噓寒問暖,有如兄姐,人類的緣份,也真是不可思議。

  素敏告訴我,本來想不讓奐均知道,不料奐均在十二日晚在飛機上看了報紙。到了美國後,打電話回來說:「我很高興爸爸媽媽在做這件事,只是請爸爸要多喝水、多保重。」聽了這話使我突然覺得奐均長大而禁不住喜悅。以後做事,不但不必瞞她,也許還應該多請教她的意見呢。

禁食札記(1994.7.17)

  十時,參加義光教會禮拜。

  禮拜完,「核四公投推動委員會」在義光教會舉行記者會,召集人張國龍教授報告進行以來的情形。他說,到昨天下午六時為止,回收的簽名單已大部分檢驗過,剔除了代簽、筆跡相同等等有疑問的部分,認可的簽名有115,984人。

  走出義光,突然有了離家的失落。只默默祈求上天,賜我更大的智慧和更闊的心胸,使我能有一天,無論走到台灣的哪一個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礦坑底、山寮中、破窯裏、貧民窟中,都會心懷喜悅而有如歸的感覺。

  能在短期內快速的達成十萬人的簽名,說明了,在臺灣社會中,其實蘊藏了無窮的潛力。臺灣人民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不像有些人所想的,是高度的冷漠;也不像有些改革者常抱怨的、只對選舉有興趣。臺灣人民對公共事務其實有相當大潛在的關心。希望這次活動可以激起改革工作者、參與的民眾,以及所有臺灣人民,對臺灣未來社會改革的信心。

  我深深地抱著這樣的期待,也再度虔誠感謝我的摯親好友與臺灣人民。

Implement Democracy, Stop Nuke 4 Construction -- a statement on my fast

Dear friends and family,

I hope you are well.

For close to thirty years, there have been many disputes and protests surroun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Nuke 4)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Taiwan does not lack electricity, a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Nuke 4 is an unnecessary waste. More importantly, the public realized that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o build Nuke 4 isn’t just a question of need; it is a choi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The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in Japan shocked the entire world in 2011. Even to this day, the repercussions of the accident continue to spread. Consequently, many developed nations have accelerated their efforts to phase out nuclear power. In Taiwan, also, a growing number of citizen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lives and their land have declared their aspiration to stop using nuclear power. To date, many poll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ity of Taiwanese people wish to stop the construction of Nuke 4 power plant.

Faced with growing public opposition to nuclear power, the administration refused to listen to public opinions and resolve the controversy. Instead, the administration ignored the safety concerns and damaging environmental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Nuke 4. It resorted to questionable means and continued to push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Nuke 4. These actions not only deepened the divid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its people, they also threw Taiwan’s democracy into crisis.

If the government has ways to overrule majority public opinion and use dubious methods to continue building Nuke 4 despite overwhelming support for stopping its construction, then our democratic system of government has ceased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dysfunctional democratic government is hence unable to protect us against external aggression, nor is it able to unite its citizens in facing futu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together.

Dear friends,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Nuke 4 conflict, to protect and implement our hard-won democracy, and to push the administration towards respecting the majority will among us, masters of this country, I will begin a fast on April 22nd. I call upon the Taiwanese people to take proactive measures to urge the government to STOP NUKE 4.

I-hsiung Lin
April 15, 2014

P.S.
1.This letter was drafted on March 16th. The original plan was to release this letter and start the fast on March 24th. However, it was postponed due to the student’s occupation of Legislative Yuan on March 18th.

2.The acts of 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uke 4 and forcing the passage of the 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 are both strong-arm government tactics which disregard majority public opinion,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Everyone should use all possible means to resist such undemocratic transgressions. For this reason, I have decided to resume my plan and begin my fast on April 22nd.

Implement Democracy, Stop Nuke 4 Construction
http://linfast.logdown.com
https://www.facebook.com/linfast

不知為何有這張照片?

今晨九時,馬先生曾來義光教會簽名、留言致意。林先生因禁食不便與馬先生見面,到現在林先生也還沒有看到馬先生的卡片,我們也都不知卡片內容。

中午時,看到網路上有該卡片的照片,才知道內容是馬先生對核四的立場。(我們也奇怪那張照片到底是誰拍的?)

有關核安的問題,我們曾在今晨把林先生的想法放在臉書和網站上,在這裡特再重複一次,請親友指教。

支援小組 敬上
2014/04/23下午2點

不可能有「核安」

【支援小組說明:4月22日林義雄先生在義光教會,曾就核安問題發表談話,支援小組特就其談話要旨再作較完整的文字說明。】

發生核災可能是由於:

  1. 設計本有錯誤、建廠時偷工減料、或隨便變更設計。
  2. 運轉中維護不良。
  3. 工作人員操作上的疏忽。
  4. 天災地變。

擁核者所謂的核安,只是完工前的安全檢查而已。至於其他三項,更可能發生災變的情況,卻完全沒有提及。更何況現在的核四安檢,屢屢大幅拖延,根本只是不敢告訴大家「不安全的真相」。

美國、蘇聯、日本都是科技先進國家,他們的核電廠也都是在運轉前作了嚴謹的安全檢查。可是仍然有三哩島,車諾堡及福島的大禍。可見安檢只不過是建廠的必要程序而已,與更可能肇禍的操作疏失和天災地變完全不相干。

某些官員所謂「安檢通過後才會運轉」、「沒有核安就沒有核四」,都是想要強建核電廠的飾詞,甚至是唬耍人民的廢話。現在這個台電自己做的核四安檢,是不可能得到「安全」的。

支援小組 敬上
2014.04.23

核四公投(給奐均的家書)

【支援小組說明:本文摘錄自「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相片為蔡蕙香女士之畫作。】

奐均:

爸爸結束海外遊學回到台灣後,就試著把非武力抗爭的精神、理念和作法介紹給台灣社會。具體的作法,就呈現在核四公投的相關活動中。

核四就是政府要在新北市貢寮興建的台灣第四座核能發電廠。自1985年計畫要興蓋以來,就一直有相當大的反對聲浪,立法院也就凍結了已編列好的預算。1992年核四預算解凍後開始興建,但此後兩年,在立法院裡核四預算成了很難通過的重大爭議。

1994年,行政院為了避免核四預算年年在立法院引起爭議,不惜違反預算法「分年編列、逐年送審」的規定,一次編列了八年的核四預算 1,125 億。而立法院占多數的國民黨立委也準備在7月12日審議時,違法強行通過該預算,反核團體也因此準備發動強烈抗爭。當時我覺得像興建核四這麼重大、這麼有爭議的公共政策,應該交付公民投票由國家主人的人民來做決定才對,因此在7月12日以禁食的方式呼應反核團體推動「核四公投、十萬簽名」的行動,在六天中獲得了十一萬五千多人的簽名響應。

簽名活動後,我和幾位長期關心台灣社會發展的朋友組成了「核四公投促進會」,明定宗旨為:經由促進「用公民投票決定應否興建核四,來喚醒台灣人民的主人意識、培養台灣人民行使主人權利的能力」。所以這個促進會所追求的目標簡單地說,就是要促使台灣人民能夠有主人意識、有主人能力,因而能真正地「當家作主」。至於核四只是公投的議題,核四公投只不過是達到「人民作主」這個目標的手段而已。所以不管擁核、反核的人只要同意核四是否興建應由公民投票來決定就可以參加,只是發起的人大多有或深或淺的反核色彩,使得社會很輕易地把它歸類為反核團體,而完全漠視了它本來追求的目標——人民作主。

當然,反核也沒有錯。自1985年以來,反核人士的抗爭活動,次數之多、時間之長、程度之激烈,遠非反對其他不當公共政策之活動可比擬。例如:

一、 遊行示威、說明會、座談會、禁食、靜坐抗議等大大小小的反核活動已經無法計數。
二、 超過一千名的大學教授多次連署反核四聲明。
三、 每逢立法院審查核四預算,院外就有禁食靜坐、大遊行等抗爭行動以阻止核四預算的通過。
四、 核四建廠過程中,廠址附近居民抗爭不斷。
五、 新北市、台北市、宜蘭縣分別為核四案舉辦縣民、市民公投。

會有這麼多的抗爭活動,必定有它極為堅強的理由,其中包括:

一、 台灣不缺電

2000年時,民進黨政府停建核四遭到國民黨占多數的立法院反對,經過一番胡纏濫打後,不得已而復建。其實那時候就有充分的資料顯示台灣根本不會缺電。因為:

1.台灣各火力發電廠的機組全部汰舊換新,增加的發電量就多於核四廠。而費用比興建核四廠的三千多億便宜多了。

2.依當時的經濟部資料,到2005年時,汽電共生與再生能源增加的發電量有 241 萬瓩,已接近核四廠的發電量。也就是說,如果在這方面多用點心力,就沒必要蓋核四廠。

3.核四興建後,政府又於1995年開放多家民營電廠,發電總量為 818 萬瓩,相當於三座核四廠,這個事實使得核四的興建,顯得浪費而沒必要。

二、 核四不是什麼萬靈丹

2000年反對核四停建的人,把核四說得比什麼都重要,好像它是什麼靈丹妙藥,有了它就會生活舒適、經濟起飛。不蓋核四,就會沒電可用,就會經濟衰退。其實,核四如果順利完工,可生產 270 萬瓩電力,大約相當於當時全國總發電量 3,438 萬瓩的 1/13。也就是說,假定原來有13度電可用,蓋好了核四就有 14 度電可用了,13 與 14 之間差那麼多嗎?少了這一度就真會使我們「沒電可用、經濟衰退」嗎?絕對不會!反對停建的人只不過危言聳聽而已。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明,台灣不會缺電。因為第一項的替代方案如果順利完成,就足足有五座核四廠的發電量,哪裡還需要花三千多億去蓋它。縱使那些替代方案都不成功,又沒有核四廠,也只不過是要我們努力學習節約用電的方法,在 14 度中省下一度而已。可見沒有核四廠,根本不會對我們有什麼大影響。

三、 核四是禍根

沒有核四廠,對我們不會有什麼影響,有了核四廠,卻對我們有天大的影響,因為它埋下了可能毀滅台灣的禍根。

核電災變無法完全避免,萬一發生,對人民健康、財產甚至生命的傷害,對土地環境的破壞,都可能巨大到無從估計、無法彌補。像車諾比的災變如果發生在核一、核二或核四,至少北台灣將成為廢墟,不能住人,其他地方,也只有沒能力逃到外國的人才不得不住。又因為台灣地狹人稠,加上缺乏核能災變緊急應變所需之人力、設備和平時充分的演練,一旦災變發生,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疏散,北部七百萬人以上的人口,如果僥倖逃過一死,也有一大部分會受到輻射傷害,而在幾年後得癌症死亡。(以台灣的人口、土地面積和交通設備,事實上也不可能有讓七百萬人安全的逃生方法。)

雖然有這麼堅強的反核理由,可是由於興建核電廠牽涉到許多人的既得利益,而操控台灣政局的又是極度反民主的國民黨,它不但藐視反核行動,也對公投的訴求不屑一顧,甚至在前年福島核災後,主政者仍然不知警惕,宣稱核電政策不變。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核四公投促進會自1994年9月13日成立以來,也有以下的各項活動:

1.1994年9月21日展開環島千里苦行,10月25日結束,在35天中走了一千零五公里,散發傳單20萬份。接著在全台灣分區舉辦六場千里苦行檢討會。
2. 1995年2月舉辦三個梯次的「帶組員講習營」,3月舉辦「講員研討營」。
3. 1995年5月舉辦「核四公投、千人守夜」的靜坐立法院行動。
4. 1996年促成台北市舉辦核四公投,投票率為 58%,其中不同意興建核四的人占 53%,同意的占46%。
5. 1997年舉辦第二次千里苦行。
6. 1998年促成宜蘭縣舉辦核四公投,投票率為44%,不同意興建核四的人占 64%,同意的占 36%。
7. 2002年舉辦第三次千里苦行。
8. 2003年三月發起「誠信立國」行動。
9. 2003年十一月,因立法院制定箝制人民公投權利的「公民投票法」,因而積極以各項行動要求相關機關及政黨補正公投法。
10. 2009年發起「人民作主」行動,展開環島千里苦行,從11月8日到12月26日,走了1031公里。

除了以上主要活動外,核四公投促進會自成立以來,就持續有社區苦行、分發傳單、志工講習營、志工聯誼會等各項活動。在進行這些行動時,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以及各政黨(主要是立法院占多數的國民黨),都成了核四公投志工,以拜會、靜坐、禁食、繞行等行動表達訴求的對象。

在台灣,核四公投促進會算是活動比較多的一個社運團體,但十多年來除了誠信立國行動的立委減半訴求外,可說是一事無成。今天核四照蓋不誤,並且預算不斷追加。公投更是淒慘,只引來一個箝制人民公投權利的「公民投票法」,使得沒有公投法以前,新北市、宜蘭縣、台北市都可以舉辦核四公投,現在行政首長如果辦公投,依公民投票法的規定,就會被判刑坐牢了。

會一事無成原因很多。我和其他執行委員的努力不夠,當然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一般人民對非武力抗爭的理念和方法很是陌生,對苦行、靜坐、禁食等行動方法,不敢輕易嘗試,對公開、團結、守紀律等要求也不習慣。所以每次活動參與的人都不多,最多的一、兩次也只不過千人左右。對我來說,核四公投幾乎是一次失敗的嘗試,我只能希望將來還會有人認知非武力抗爭的價值,而繼續傳播推廣它。值得安慰的是,因為發起並參與了這個運動,我遇見了許多值得敬重的台灣人,其中有些成了長存我心中的好友。


平安

爸爸
2013.5.17

蔡蕙香.jpg

敬致馬英九先生

馬先生,

雖然到現在我還沒有接到你的卡片,但它在網路上已經流傳開來,所以我只好照那上面的內容,給你以下答覆。

一、首先感謝你抽空到義光教會來簽名致意。

二、卡片中說:「……我願代表政府對您承諾:核四經由國內外專家嚴格安檢完成後,交由全民公投來決定它的未來。」我不確知你說的政府是中國的政府、美國的政府、或是台灣的政府。如果是台灣的政府,那這些話似乎相當不妥。以下淺見請你參考:

1.關於核四案,目前爭議似乎已經匯成了:「要不要馬上停建?」或「要不要以公投來決定是否停建?」二種解決方法。

依現行法制,如果要馬上停建,只要「行政院提議,立法院同意」或「立法院決議,行政院執行」就可以了,這是最不會勞民傷財的好方法。

如果要以「公投決定是否停建」,那麼要不要提案舉辦公投?要不要修改現行公投法過高的出席率條文?要不要另訂核四公投特別條例?......等等,都是立法院的權責,其它政府機關,即使是總統,都無權干涉。

2.台灣總統的職責,只在處理外交,國防等相關事務,其他政務,就應由行政院在立法院監督下辦理,這已是一般人民的憲政常識。「核四」既不屬於國防也不屬於外交,自應由行政院和立法院依前項所述原則辦理,總統既無權也不宜任意干涉。

何況憲法明訂:總統就院與院間的爭執負有調停之責,目前行政、立法二院正在處理「核四」爭議,而您竟不顧身份,自稱代表政府,到處發表無法律依據、自以為是的言論,將來立法、行政二院就此議題如有爭執,那你又將如何調停?

總歸一句話,在行政、立法二院做成決定前,任何人、包括總統在內都無權代表政府說三道四、更不宜做出承諾。小小的一張卡片,短短的幾句話,就說出了憲政常識的欠缺,法律素養的不足,不禁使人想起不久前台大法律學院院長所說: 「我們沒有把學生教好……」確實是誠實而中肯的自責。

再次感謝您來義光教會致意。


平安

林義雄 敬上
4.24.2014

hsgt.jpg

感謝你!台灣人!──為停止禁食敬告親友

敬愛的親友,

  義雄自四月十五日宣布禁食、懇請台灣人民「採取各種積極有力的方法,共同來敦促權責機關『停建核四』」以來,半個月中,全國各地成千上萬、識與不識的親友,都熱烈地給予關懷和聲援,甚至為我的健康而憂心。廢核團體、公民社團更竭盡全力舉辦各種活動,也獲得許許多多新一代公民積極參與,甚至堅毅地承受國家暴力的兇殘對待,只為了展示強烈的停建核四意願。政治團體也不落人後,民進黨蘇主席四處奔波,尋求停建核四方案的共識;國民黨內的良知之士,也以言詞或行動呼應反核四的訴求。這一切愛護鄉土的熱忱以及對我的關愛,使義雄深深感動和感激。

  面對這廣大、前所未見的「停建核四」的呼聲,當今的掌權者首度在民意壓力下宣佈「核四全面停工」作為回應,這可以說是反核運動的一個階段性成果。但掌權者卻又心不甘、情不願地大玩「停工」不是「停建」的文字遊戲,企圖迴避立院監督、留下伺機續建的伏筆。對「落實民主」的訴求,則以拒修公投法橫加蔑視,其冥頑不靈的程度,更使我們明白:廣大人民持續的、堅定的抗爭,已是未來唯一的道路

  從服貿到核四,掌權者的所作所為,都遭致公民社會的強大反抗,甚至鄙夷不屑。任何稍具政治觀察力的人,都可以看出當今掌權者,只是一個僅有少數扈從、處處與民為敵的獨夫。對這樣的掌權者,我們實在不必妄想他能作出什麼符合台灣民意的好事。我們必須努力的是,阻擋他繼續戕害台灣的民主,出賣台灣的主權。

  近幾個月的各種抗爭行動,可以看出台灣人民已經普遍覺醒。如果能將這覺醒,以有效的組織和適當的方法加予鍛鍊,就能增進人民的主人意識,提高大眾抗爭的能力,成為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人民力量。有了這股力量,當今掌權者的伎倆將無所施展,更可確保未來台灣不會再出現藐視民意的獨裁者。

  人民力量的培養,需要決心、意志和勇氣,也必然會犧牲個人的時間、精神和私慾享受。這當然是漫長而艱辛的一條長路,但在近期中,我們可以努力做好以下二件事:

一、用心花時間和精神,鍛鍊自己的抗爭能力:與有心捍衛台灣民主和主權的人民積極互動,一起砥礪心志、切磋抗爭方法、培養互信與感情,俾具備更強的能力,來做更有效的抗爭行動。

二、以下列活動,實地鍛鍊抗爭能力:
  1. 要求立法院補正「公民投票法」:包括提案連署門檻過高、投票結果計算不合理、審議委員會的設置……等等。
  2. 阻止立法院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
  3. 召開全國「公民憲政會議」,推動修憲。
  4. 在今年的七合一選舉和來年的立委、總統選舉時,要求候選人承諾促成非核家園。
  5. ……等。

  核四既已決定停工,只要不再復工,那麼「停建核四」已不是議題,反核人士大可進一步致力於核一、二、三廠的準時除役;熱愛台灣的廣大人民更應專注於台灣民主及主權的維護。

  義雄對於當今的掌權者本無任何期待,因此不屑對他有任何請求。所以禁食的目的是在「懇請台灣人民以積極有力的方法」展現力量。半個月來,台灣人民的優異表現,已屬空前未有,實在使人感動和激賞,更使義雄深深感激。為了回應台灣人民的真摯關愛,義雄決定停止禁食,並誓願以餘生與台灣人民共同盡力維護台灣的民主和主權,並在其再現危機時,奉獻一切,與所有台灣人民共同奮鬥。

  再一次感謝親友的關愛和支援。

      敬祝
平安

林義雄 敬上
2014.04.30

落實民主,停建核四 —為「禁食」行動敬告親友

敬愛的親友:

  平安!

  台灣社會為了要不要興建核四,爭執頻繁、抗爭不斷,已經持續近三十年了。這幾年來,愈來愈多的人民認識到:台灣並不缺電,核四的興建,根本是不必要的浪費。更重要的是,人們已認識到:核四爭議不單是要不要電的問題,更是要不要命的選擇。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震驚全世界,所造成的傷害,到今天仍在持續擴大中。先進國家因此紛紛加速廢除核電的腳步,在台灣愈來愈多愛惜生命、對土地有感情的人民,也用各種方式表達廢核的心聲。到現在,各種調查都顯示,大多數的台灣民眾希望停建核四。

  面對民間日益高漲的「廢核」聲浪。掌權者不但不思考如何順應民意、解決核四爭議,反而不顧人民生命的安危以及國土環境的毀壞,以混淆是非的說詞與不光明的手段,企圖繼續興建、運轉核四廠,這樣的做法不但擴大了人民和政府之間的嫌隙,更形成台灣民主政治的危機。

  如果絕大多數國家主人主張停建核四,掌權者卻仍有辦法以不光明的手段凌駕民意、續建核四,那麼我們的民主體制,就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而陷入危機。而失去功能的民主體制,就不可能保護我們免於暴政的欺凌;更不可能形成共同的國民意志、以面對未來的內、外挑戰。

  各位親友,為了合理解決核四紛爭,更為了維護與落實我們好不容易得來的民主體制,讓掌權者遵從多數國家主人的意志,我將自4月22日起開始「禁食」行動,以此懇請台灣人民採取各種積極有力的方法,共同來敦促權責機關「停建核四」。

林義雄 敬上
2014年4月15日

P.S.
一、這封信,本來在3月16日就擬妥,原計畫要在3月24日發表後隨即開始禁食;但因18日發生青年學生佔領立院行動,所以延擱了下來。

二、「強建核四」和「強推服貿」本質上都是掌權者蔑視廣大民意,不顧國家安危、人民生計的強橫作為。此種踐踏民主的惡行,每一個人都應該竭盡所能極力反抗。因此,我決定自 4月22日接續原計畫進行禁食。

給奐均

奐均:

  四月十一日,回到宜蘭和從高雄來參觀慈林的一群朋友座談。雖然這幾天來在立法院陪伴學生而覺得累、很想休息,但還是勉力回到慈林履行這早就安排好的約會,座談後和媽媽去看外公。第二天和媽媽到我們常去健行的山上散步,午後又到您祖母和妹妹的墓園祭拜。隔天到利澤海邊看日出,不料這天的旭日竟是特別的紅,漂亮得不知道如何形容它,吸引得我不想移開目光,真想以後能經常看到這美景。只是想到下午要去台北安排禁食的事,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看它了,不禁有點感傷。

  我愛宜蘭的山和海,愛慈林和它的同工以及至親摯友,尤其愛媽媽和您們一家。這些都是我快樂的泉源,我當然捨不得拋棄。只是我也愛我的理想,因為追求理想使您的祖母和妹妹慘死,更使我敦促自己必須加倍用心來追求理想,希望這樣能使她們死得有價值,能多少安慰她們的靈魂。我很多時候不能按照您和媽媽的期待做事,大部分都是基於這種心情而不顧您們的感受。我非常感謝您們一向都了解我這種心理而沒和我計較。希望這一次您們也會有相同的了解而原諒我。

  這幾天住在義光,腦海裡經常浮現的也都是我熟悉的山、海、親友、家人。更多時候也會浮現您祖母的慈顏,和亮均、亭均纏著我陪她們玩的可愛相。所以前天就決心再回宜蘭一次,媽媽雖然擔心我虛弱的身體不堪旅途勞頓,卻也了解不讓我回去,我不可能心安而答應了。今天總算成行,在車中看著兩旁的青山,在墓園追思祖母和亮均、亭均。在祖厝祭拜祖先,並巡視了慈林新館和舊館。故鄉的泥土和氣息,似乎使我產生了新的活力。

  我相信「死生有命」,(基督徒的您也許會相信生命是上帝所賜)。所以我知道天(上帝)要您死,你逃到萬里外也逃不掉,天不要您死,即使冒再大危險也不會喪命。也因此在做禁食的決定時,完全沒有生死的考量;現在我也不會去想到後果如何。反正人在做、天在看,一切上天都會安排好,不需要我們去焦慮煩憂。如果您能接受爸爸這種想法,或許就不會過份擔心。

  我非常不想離開您們,也知道媽媽和您們都捨不得我走,而焦慮不安。不過我相信我在做對的事,您們也因為相信我決心做對的事情而不忍事前反對。我想現在您們的焦慮擔心都無濟於事,或許我們大家都抱著泰然的心情,更可能得到天(上帝)的欣賞和垂憐吧!  祝

心安
                           爸爸 2014.4.28

支援小組說明:

1.林先生禁食後兩三天,奐均寫給他一封信。信中真情地表達了不安和不捨。這是林先生的回信,由於身體虛弱,花了幾天才斷續完成。

2.這封信已獲得奐均同意刊登在網站與親友分享。也歡迎親友將它轉載來與其他親友分享。


禁食第七天,攝於林家古厝(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