奐均:
上次信裡所談的,只是立法院未善盡職責的極小部分。除了立法工作表現不佳外,委員之間也時有言語、肢體的粗暴衝突,黨派間也常見無理性的惡鬥,而使議事空轉。質詢政府官員時的惡言無禮,對行政機構不當的關說、無理的要脅,更層出不窮。致使立法院和立法委員的形象,長期惡劣而受到人民鄙視。根據世界價值調查的結果,台灣民眾有 86%不信任立法院。群我倫理促進會也曾做了多次台灣信任調查,立委的信任度都很低,2011 年這一次,在家人、醫師、企業老闆、法官、記者、公務人員等 21 項類別中,立委排名第 18,僅領先外籍勞工、媒體名嘴和命理師。
2009 年 2 月間,遠見雜誌也做了一次很有參考價值的民調。在「多數立委在國會行使職權,主要是為誰的利益?」的詢問中,有 34.5%的民眾認為是為了立委個人家族或派系的利益,26.9%認為是為了政黨利益,11.5%認為是為了財團和特定利益團體的利益,三者合計高達 72.9%,而認為是為了全國民眾利益的只有 8.4%,為了選區民眾利益的只有 5.6%,兩者合計僅有 14%,足見立法委員在行使職權時,其動機不正而頗有可議。
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下,立法機關代表人民監督行政機關,制定法律規範司法機關,是處於關鍵的地位。如果立法機關素質低劣,行政、司法的品質就不可能提升,整體的政治表現也自然不佳。依照多年來立法院的表現,我們已可斷定,要這樣素質的立法院,善盡監督行政的職責,使行政機關弊絕風清,行政措施符合人民利益,根本是緣木求魚。要這樣的立法院制定合適的法律,來規範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使司法公正而普受人民信賴,使法官真正成為是非的仲裁者而普受尊敬,也是少有實現的可能。
面對這樣的立法院,人民能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在選舉時選出好的立法委員。只是立委全面由人民選出,已經有了好幾次,但是每次選出的都同樣令人失望,即使是一般大眾公認品質不佳的立委,也照常能連選連任。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當然不少,最主要的可能是選民的素質,許多選民並不認為自己是主人,有責任選出優秀的公僕。其次可能是選舉制度和習慣,使得選舉變成集浮華、浪費、口水戰、造謠中傷、抹黑汙蔑、製造對立、加深仇恨等等惡質活動的大混戰。台灣各行各業的各式活動,即使連黑道幫派的械鬥,都不會比選舉活動對社會有更壞的影響。
這樣的選舉,除了懷抱濟世救人宏願的極少數人和笨蛋外,都不可能參加。那麼誰會參加這種選舉呢?看在當選後,有名可享、有利可圖的人。立委雖然信任度極差,但社會地位卻不低,酒席、告別式、公眾聚會都會受到禮讓,這當然是一種因地位而來的享受,也就是「名」的好處。如果他努力工作,那麼得到這種享受也很合理。只是很多立委並不努力工作,而搶著作秀出鋒頭,忙著謀利飽私囊,以此來慰勞競選的辛苦,彌補競選的龐大花費。立法院的表現,也自然如我們前面所說的低劣。
要選舉出好立委,自然必須有好公民,而要使公民素質提升,只好用心於公民教育,只是這並不是可立竿見影的事。不過目前我們如果能制定出優良的選舉法規,或許就能大幅減低惡質的競選活動,也就比較有可能選出好的立委。
另外可能有效的辦法之一是建立完善的公投制度,讓人民能有效地行使公投權利,監督控制立法院和立法委員。有了完善的公投制度,就可能:
一、防止政治惡鬥,根絕議事空轉
國會本是論理講理、辯論是非然後決定法案的議堂。少數黨會發動不同形態的抗爭,主要原因是多數黨要強行通過不利於人民公益的法案。如果使少數黨有權利將這類法案提付公投,就不必要有什麼「誓死反對」的抗爭。多數黨也少有可能恣意強行通過不利多數人民的法案。國會就可能會是冷靜理智地論事講理的議堂。
二、根絕不符人民公益或不符人民意志的法案
立法院通過的法案,如果有可能被公民投票否決掉,立法委員在制定過程中就會比較謹慎認真。如果能對贊同不當法案的立委加以懲罰,例如規定任一立委在一任期中贊成的法案被公投否決掉的超過幾件(例如三件或五件)就喪失立委資格或以後不得再競選立委等,就少有可能出現不顧民意、恣意妄為的立委。
三、敦促立法院制定必要的法律
立法院如怠惰敷衍,不制定應該有的法律,人民可經由公民投票自行制定,或命立法院制定。
立法委員是人民選出,代表人民行使制定法律、議決政策、監督行政機構的權力。他的職權是人民所賦予,人民自然有權監督、指令或撤回。如果立法委員不接受人民監督、指令,反而恣意謀求私利、欺壓主人,那就是「惡僕欺主」。能不能制伏這樣的惡僕,那就要看作為主人的人民,有沒有做主人的意識,以及制伏惡僕的意志。
有了強烈的主人意識,以及堅定的制伏惡僕的意志,我們才可能要求立法委員制定優質合理的選舉法規以及《公民投票法》。對於不願制定的立委,人民也才能有意志在下次選舉中加予淘汰,並促使新當選的委員制定這兩樣法規。有了這兩項良法,就能選出優秀的立法委員並給予強力的監督。立法院也才會成為全民意志展現的殿堂,而不再是政客醜陋表演的舞台、牟取私利的交易所。
祝
平安
爸爸
2013.10.20
(摘自《只有香如故》下冊第五章 國家)